安全管理网

关于如何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几点思考

作者:应庆业  来源:青海省应急管理厅 
评论: 更新日期:2020年07月14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青海是三江源头、是中华水塔,森林草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基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功能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屏障。随着深化机构改革,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应急救援职能划转至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对应急管理部门来说这是一项全新的职责,在近一年的工作落实中,笔者对如何做好青海高寒高海拔地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有了一些思考。

一是强化责任意识。青海省的森林草原区域平均海拔都在3000米左右,条件艰苦、环境恶劣,森林草原的恢复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生长不易,恢复较难,按照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青海省委省政府把生态立省、生态建省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近年来,全省森林草原的恢复、覆盖得到了很大提升。如,2014年以来,草原植被密度由50.17%提高到56.8%,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5.23%提高到7.26%,但是青海省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在实际工作中路途遥远,组织扑救力量运输成本大,赶赴现场后的即战性、实战性、效率性是一个既打折扣又具考验的现实问题。如,果洛州的玛柯河林场距大武镇近300公里,距西宁市800多公里,玉树州江西林场距结古镇近300公里,距西宁市近1100公里,曲麻莱县巴干乡的林区距玉树州府300多公里,距西宁市1100公里,这些都存在道路崎岖,交通不便、应急救火困难大的问题。尤其是冬春季,既是防灭火的主要时期,又是冰雪较多的时期,对日常巡护和远距离扑救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对做好森林草原应急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森林草原的应急管理就要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在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管理中要分析青海的薄弱和不足,要研究探索在各林草区实际工作中如何提高防范和应急管理,尤其是进入秋冬季防火期,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特点、气象条件、火源种类、火源模式、火源管理,林(草)场要以高度责任意识及时对接分析,把森林草原防灭火的应急管理工作提上主要议事日程,防患于未然,思考在当前,适时发出重点工作指令。在当前防范投资、防范技术、防范手段尚不能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各级林(草)场要摈弃以往经验性习惯性的灭火意识,把防灭火责任提高到讲政治讲原则的高度,林(草)场区的覆盖越大,管护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只有责任到位、意识到位,才能把防灭火工作思考到位、部署到位、责任到位。

做好森林草原的应急管理工作要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

二是加强巡查巡护。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森林草原的主场大部分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森林草原对绝大部分少数民族群众来讲是生活之源,生存之本。尽管防灭火在群众中已形成了较为浓厚的氛围,但是群众生产生活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矛盾依然存在,这对林场(草原)全天候巡查巡护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另外,在林区深处都有少数民族群众居住,群众牛羊放牧、日常生活、民俗活动都会用火动火,在天干物燥的秋冬季,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而这往往需要靠群众和巡护队员的严防死守,要加强对牧民群众防火意识的宣传教育,让群众明白保护好森林草原,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保护好了牛羊,贫致富就保住了“生命”之源、财富之根。如,黄南州泽库县麦秀林场和海东市乐都区北山林场在实际管护工作中,林牧矛盾、林旅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一些季节性小景点(小瀑布、小雪景、小冰瀑等),群众的经营性小宾馆、小旅馆一般要经营至11月底或12月初,正是防灭火的重点管控时段,也是群众季节性经营的一个热点时段,对这些矛盾,目前的工作依然停留在每日宣传和巡护员的密集巡护和严防死守。

但是,青海的森林草原大多数在边远地区,尤其是各林草场,山陡沟深,道路崎岖,巡山巡护极为不便,很多要靠巡护队员徒步完成,沟壑内通讯信号不畅,发现险情火情时,要靠巡护员折回或爬更高的山顶才能报告,第一时间报告的时效性不好,高科技的远程监控,虽然有了一定的应用,但是全面覆盖、无盲区监管依然有很长的路程要走。如,互助县北山林场的视频监控,只能是对人员较多场所,主要路口,重点火险点有覆盖,偏僻区、深林区、无人区依然无法监控,需要巡护队员分期分段进行人工巡查。

三是强化宣传教育。林(草)场区的防灭火宣传教育工作是做好林草保护的主要途径,向林草区群众宣传林草防灭火工作要贴近群众生活,要接地气,做到通俗易懂,让群众自觉接受林草防灭火管控。如,各林草场在宣传中紧贴群众生产生活,结合中午回家不便的实际,向群众发放印有防灭火责任的保温壶,群众普遍反映既实用又能教育他们做好防灭火工作,时刻强化防灭火意识。乐都区上北山林场赵宝寺管护站群众说,“林场对我们进行贴心实用的宣传教育,我们再不遵守规定,都不好意思了。”在门源县浩门林场,针对冬季牧区寒假时间长,孩子们贪玩好动,尤其是春节期间,放鞭炮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林场及时分析研判,让孩子们写一篇保护森林草原的作文,“家长+孩子+老师”共同阅知,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再如,黄南州、海东市各林场在学校放寒假之际,林场防护员在学校讲一堂林草防火课,现场教育孩子,家长既要防火不玩火,又要加强自家庄廓、坟地、草场的防灭火主动性,这些“小手拉大手”的林草防灭火宣传教育在实际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是森林草原自燃性火灾不容忽视。青海各林(草)区大多在高山地带,干燥、雷暴、大风等极端天气现象较为突出,近年来降水量丰沛,林草长得茂盛,一些干枯地方的杂草、树籽自然发芽,在冬春季干枯现象严重,林草区内松针、草甸、枯枝等可燃物堆积较厚,自燃及雷暴引燃的隐患较为突出,极易引发火灾。如,河南县一起草原火灾就是临空高压线熔断器火花引燃导致。在实际走访中,各林场较为担忧的是一些“枯死树”,大多临崖或靠近山顶的突出位置,枯死多年非常干燥,尤其是偏远区域草原和林场接壤带,极易雷击引发火灾。如何合理有计划地砍伐这些“危险枯死树”,消除自然火灾隐患亟需探讨和思考。

五是严格值班值守。森林草原防灭火在应急管理中要做好“打早打小打了”,关键火情信息上报及时,传达指令及时,组织扑救及时。而能做到这些“及时”,首要就是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值守人员在岗在位,尽心尽责,尤其是节假日期间,一定要坚守岗位,坚决禁止无故脱岗、麻痹脱岗、因事误岗,甚至公杂人员代岗、顶岗等现象,更不能因没有出现过火情火灾而发生“脱岗”“疏忽岗”“大意岗”现象,一定要做到“我在岗位请放心”。同时,值班值守人员要适时检查调度责任的巡查巡护工作,提高研判预判能力,对林(草)场区的人员活动,季节性规律及民俗了如指掌,对临时性的生产生活要做出重点安排和防范,既要有防的部署,也要有应急救援的准备。

降雨雪天气,为降低火情,做好防灭火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近两年来,青海全省各地降水量都达到了历史同期最多,尤其是秋冬季以来,全省大都有降雨雪天气,为降低火情,做好防灭火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春夏时“疯长”的杂草在秋冬季枯黄干燥,“星星之火”极易引发火灾,防灭火形势依然严峻,做好防灭火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青海是三江源头、是中华水塔,森林草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基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功能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屏障。随着深化机构改革,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应急救援职能划转至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对应急管理部门来说这是一项全新的职责,在近一年的工作落实中,笔者对如何做好青海高寒高海拔地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有了一些思考。

一是强化责任意识。青海省的森林草原区域平均海拔都在3000米左右,条件艰苦、环境恶劣,森林草原的恢复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生长不易,恢复较难,按照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青海省委省政府把生态立省、生态建省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近年来,全省森林草原的恢复、覆盖得到了很大提升。如,2014年以来,草原植被密度由50.17%提高到56.8%,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5.23%提高到7.26%,但是青海省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在实际工作中路途遥远,组织扑救力量运输成本大,赶赴现场后的即战性、实战性、效率性是一个既打折扣又具考验的现实问题。如,果洛州的玛柯河林场距大武镇近300公里,距西宁市800多公里,玉树州江西林场距结古镇近300公里,距西宁市近1100公里,曲麻莱县巴干乡的林区距玉树州府300多公里,距西宁市1100公里,这些都存在道路崎岖,交通不便、应急救火困难大的问题。尤其是冬春季,既是防灭火的主要时期,又是冰雪较多的时期,对日常巡护和远距离扑救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对做好森林草原应急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森林草原的应急管理就要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在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管理中要分析青海的薄弱和不足,要研究探索在各林草区实际工作中如何提高防范和应急管理,尤其是进入秋冬季防火期,高寒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特点、气象条件、火源种类、火源模式、火源管理,林(草)场要以高度责任意识及时对接分析,把森林草原防灭火的应急管理工作提上主要议事日程,防患于未然,思考在当前,适时发出重点工作指令。在当前防范投资、防范技术、防范手段尚不能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各级林(草)场要摈弃以往经验性习惯性的灭火意识,把防灭火责任提高到讲政治讲原则的高度,林(草)场区的覆盖越大,管护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只有责任到位、意识到位,才能把防灭火工作思考到位、部署到位、责任到位。

做好森林草原的应急管理工作要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

二是加强巡查巡护。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森林草原的主场大部分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森林草原对绝大部分少数民族群众来讲是生活之源,生存之本。尽管防灭火在群众中已形成了较为浓厚的氛围,但是群众生产生活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矛盾依然存在,这对林场(草原)全天候巡查巡护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另外,在林区深处都有少数民族群众居住,群众牛羊放牧、日常生活、民俗活动都会用火动火,在天干物燥的秋冬季,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而这往往需要靠群众和巡护队员的严防死守,要加强对牧民群众防火意识的宣传教育,让群众明白保护好森林草原,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保护好了牛羊,贫致富就保住了“生命”之源、财富之根。如,黄南州泽库县麦秀林场和海东市乐都区北山林场在实际管护工作中,林牧矛盾、林旅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一些季节性小景点(小瀑布、小雪景、小冰瀑等),群众的经营性小宾馆、小旅馆一般要经营至11月底或12月初,正是防灭火的重点管控时段,也是群众季节性经营的一个热点时段,对这些矛盾,目前的工作依然停留在每日宣传和巡护员的密集巡护和严防死守。

但是,青海的森林草原大多数在边远地区,尤其是各林草场,山陡沟深,道路崎岖,巡山巡护极为不便,很多要靠巡护队员徒步完成,沟壑内通讯信号不畅,发现险情火情时,要靠巡护员折回或爬更高的山顶才能报告,第一时间报告的时效性不好,高科技的远程监控,虽然有了一定的应用,但是全面覆盖、无盲区监管依然有很长的路程要走。如,互助县北山林场的视频监控,只能是对人员较多场所,主要路口,重点火险点有覆盖,偏僻区、深林区、无人区依然无法监控,需要巡护队员分期分段进行人工巡查。

三是强化宣传教育。林(草)场区的防灭火宣传教育工作是做好林草保护的主要途径,向林草区群众宣传林草防灭火工作要贴近群众生活,要接地气,做到通俗易懂,让群众自觉接受林草防灭火管控。如,各林草场在宣传中紧贴群众生产生活,结合中午回家不便的实际,向群众发放印有防灭火责任的保温壶,群众普遍反映既实用又能教育他们做好防灭火工作,时刻强化防灭火意识。乐都区上北山林场赵宝寺管护站群众说,“林场对我们进行贴心实用的宣传教育,我们再不遵守规定,都不好意思了。”在门源县浩门林场,针对冬季牧区寒假时间长,孩子们贪玩好动,尤其是春节期间,放鞭炮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林场及时分析研判,让孩子们写一篇保护森林草原的作文,“家长+孩子+老师”共同阅知,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再如,黄南州、海东市各林场在学校放寒假之际,林场防护员在学校讲一堂林草防火课,现场教育孩子,家长既要防火不玩火,又要加强自家庄廓、坟地、草场的防灭火主动性,这些“小手拉大手”的林草防灭火宣传教育在实际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是森林草原自燃性火灾不容忽视。青海各林(草)区大多在高山地带,干燥、雷暴、大风等极端天气现象较为突出,近年来降水量丰沛,林草长得茂盛,一些干枯地方的杂草、树籽自然发芽,在冬春季干枯现象严重,林草区内松针、草甸、枯枝等可燃物堆积较厚,自燃及雷暴引燃的隐患较为突出,极易引发火灾。如,河南县一起草原火灾就是临空高压线熔断器火花引燃导致。在实际走访中,各林场较为担忧的是一些“枯死树”,大多临崖或靠近山顶的突出位置,枯死多年非常干燥,尤其是偏远区域草原和林场接壤带,极易雷击引发火灾。如何合理有计划地砍伐这些“危险枯死树”,消除自然火灾隐患亟需探讨和思考。

五是严格值班值守。森林草原防灭火在应急管理中要做好“打早打小打了”,关键火情信息上报及时,传达指令及时,组织扑救及时。而能做到这些“及时”,首要就是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值守人员在岗在位,尽心尽责,尤其是节假日期间,一定要坚守岗位,坚决禁止无故脱岗、麻痹脱岗、因事误岗,甚至公杂人员代岗、顶岗等现象,更不能因没有出现过火情火灾而发生“脱岗”“疏忽岗”“大意岗”现象,一定要做到“我在岗位请放心”。同时,值班值守人员要适时检查调度责任的巡查巡护工作,提高研判预判能力,对林(草)场区的人员活动,季节性规律及民俗了如指掌,对临时性的生产生活要做出重点安排和防范,既要有防的部署,也要有应急救援的准备。

降雨雪天气,为降低火情,做好防灭火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近两年来,青海全省各地降水量都达到了历史同期最多,尤其是秋冬季以来,全省大都有降雨雪天气,为降低火情,做好防灭火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春夏时“疯长”的杂草在秋冬季枯黄干燥,“星星之火”极易引发火灾,防灭火形势依然严峻,做好防灭火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