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安全风险管控制度

  
评论: 更新日期:2017年06月12日

 一、为进一步规范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明确安全风险的辨识范围、方法、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工作流程,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以预防事故的发生,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评分办法》,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建立健全全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并严格监督落实。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方针、风险预控管理、保障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综合管理、检查审核与评审。安全风险预控责任体系应符合“PDCA”的运行模式。
注:PDCA分别表示: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改进)。
三、风险预控管理流程
    (一)危险源辨识。
 1、年度危险源辨识
(1)每年底由矿长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队进行一次重点对瓦斯、水、火、粉尘、顶板及提升运输系统,爆破、机电运输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一次全面安全风险辨识;
   (2)危险源辨识前由培训中心组织全体职工对相关知识进行培训;
   (3)辨识范围要覆盖全矿所有生产及辅助系统作业场所、工序、流程;
   (4)各相关业务科室要对本科室负责的所有工作任务建立清册并逐一进行危险源辨识,并对危险源辨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档;
    ①危险源辨识可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也可由各相关业务科室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建议,并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领导组确认后实施;
    ②危险源辨识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③采掘系统、机电运输系统、“一通三防”系统等应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4)各相关业务科室要结合本年度的安全工作情况及下一年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对发生风险性质、危害、原因、易发地点、预兆、应采取的安全措施进行评估,并形成初评报告,并于当年10月15日完成分管领导与总工初步审查,上传矿QQ工作群。
(3)年度安全风险辨识工作由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领导组组织,所有矿领导、科队长、技术员参加及相关队职工代表参加。
3、专项危险源辨识
   (1)专项危险源辨识前由专项危险源辨识组织人安排相关科室组织相关职工进行相关知识培训;
   (3)辨识范围要覆盖所有涉及到的生产及辅助系统作业场所、工序、流程;
   (4)各相关业务科室要对本科室负责的所有工作任务建立清册并逐一进行危险源辨识,并对危险源辨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档;
 ①危险源辨识采用的方法和程序要与现场实际相符,具体由各相关业务科室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建议,并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领导组确认后实施;
 ②危险源辨识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③采掘系统、机电运输系统、“一通三防”系统等应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2)新采区、新工作面设计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业务科室重点对地质条件和重大灾害因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1次专项辨识;
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由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进行重点对作业环境、生产过程、重大灾害因素和设施设备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1次专项辨识;
启封火区、排放瓦斯、综采工作面初放、收尾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连续停工停产1个月以上复产前,由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队重点对作业环境、工程技术、设备设施、现场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1次专项辨识;
发生死亡事故、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所在省份发生重特大事故后,由矿长组织分管负责人和业务科室对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进行1次针对性的专项辨识;
(二)风险评估
1、危险源辨识完成后相关负责人应及时组织职工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并确保:
(1)各相关科室对职责范围内所有辨识出的危险源要逐一进行风险评估,并对风险评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档;
①风险评估应采用依据风险矩阵表或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MES)进行风险等级判定,各业务科室也可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评估办法建议,由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领导组确认后实施;
②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辨识出的风险源分以下几个等级:
评估结果分级
    ①蓝色风险\5级风险:轻稍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岗位人员应引起注意。
②深蓝色风险\4级风险:轻度(一般)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班组、队应引起关注。
③黄色风险\3级风险: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业务科室、安全科)应引起关注。
 ④橙色风险\2级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煤矿对重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
⑤红色风险\1级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
(2)在以下情况时执行持续风险评估,并保留评估的记录:
 ①新改扩项目前;
     ②新设备、设施、工艺和技术应用前或有重大改变时;
     ③ 为特定项目(采煤工作面安装、初次放顶、收尾、回撤,采掘工作面过构造、过冲刷带、过富水区、过空巷,排放瓦斯、井下电气焊、大型设备安装与检修等)制定安全措施前;
     ④执行重大风险任务前;
     ⑤执行特定检查和实验前;
     ⑥审核发现重大不符合项;
     ⑦调查事故(包括未遂)暴露的新风险。
年度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由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领导组组织,所有矿领导、科队长、技术员参加及相关队职工代表参加。
专项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由相关组织人员组织,有关有矿领导、科队长、技术员参加及相关队职工代表参加。
    (三)风险管理对象、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1、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的基础上,应提炼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象,并符合下列要求:
①风险管理对象的提炼应具体、明确,一般应按照人、机、环、管四种风险类型来确定;
②各业务科室组织对提炼出的风险管理对象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措施并形成程序;
③管理标准和措施的制定应遵从全面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全过程原则;
④管理标准和措施的制定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的要求;
⑤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领导组或分管领导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管理标准和措施进行修订和完善。
(四)危险源监测
煤矿应采取措施对危险源进行监测,以确定其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并确保:
    1、危险源监测方法适宜,并在风险管理程序中予以明确;
    2、危险源监测设备灵敏、可靠;
    3、危险源监测信息传递畅通、及时,相关信息能及时录入管理系统。
    (五)公告警示
1、由安全科负责在井口公示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
2、由各相关科室负责在分管范围内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区域的显著位置地点公示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
3、由各相关队负责在各岗位公布各岗位存在的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
    (六)分级管控
    1、分级管控
    ①蓝色风险\5级风险:轻微危险由岗位人员自己注意。
②深蓝色风险\4级风险:轻度(一般)危险由班组、队应进行监管。
③黄色风险\3级风险:中度(显著)危险由业务科室、队进行监管,安全科登记关注。
    ④橙色风险\2级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由各分矿领导、安全科对重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
⑤红色风险\1级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必须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整改。
    2、各业业务科室应建立程序以确保风险管理标准、风险管理措施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贯彻与执行,以实现对风险的控制。并符合:
   (1)对危险源及其风险的控制遵循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锁、警示的原则;
   (2)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标准与措施制定及隐患消除、控制效果评价等环节符合PDCA的运行模式;
   (3)制定年度生产作业计划时应以上年度风险评估报告为依据,充分考虑本年度计划实施时潜在风险;
   (4)根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结果和相关规定,编制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急预案及其它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5)在进行重大以上风险任务时,应编制专门的安全措施,并明确安全工作程序。
     3、及时完善相关标准、制度
(1)各相关业务科室要根据年度安全风险辨识会议形成的决定及时编制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建立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2)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领导组要根据年度辨识评估结果确定下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调度中心与技术科要根据辨识评估结果指导和完善下一年度生产计划、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
    (3)新采区、新工作面设计前专项辨识评估完成后、各相关科室要及时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管控措施;根据辨识评估结果及时完善设计方案,科学合理选择生产工艺、布置生产系统、对设备设备进行选型、确定劳动组织等。
(4)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专项辨识识评估完成后,各相关科室要及时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根据辨识评估结果重新编制或修订完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
(5)启封火区、排放瓦斯、综采工作面初放、收尾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连续停工停产1个月以上复产前专项辨识识评估完成后,各相关科室要及时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并将辨识评估结果作为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依据。
(6)发生死亡事故、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所在省份发生重特大事故后的专项辨识完成后、各相关科室要及时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并根据辨识结果修订完善设计方案、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技术文件。
(七)风险管控
 1、管控措施
(1)每年由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领导组组织制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实施方案,确保人员、技术、资金有保障。
(2)采取设计、替代、转移、隔离等技术、工程手段,制定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并符合相关规定
(3)对划定的重大安全风险区,由风险管控领导组根据具体情况划定作业上限人数。
2、监督检查
(1)定期检查
①矿长每月组织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一次检查分析,针对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完善管控措施,并结合年度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布置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明确责任分工。
    ②分管负责人每旬组织对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检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完善改进管控措施。
    2、现场检查
    (1)所有带班矿领导要严格执行《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与矿领导下井带班制度,跟踪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填报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表。
(2)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要对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责令立即或限期整改。
(3)场安全员、瓦斯员要对当班所管区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责令立即或限期整改
  (八)保障措施
    1、信息与沟通
煤矿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确保员工与相关方能够及时获取风险预控管理信息,并可相互沟通、告知,煤矿应确保:
   (1)各级要保证职工参与风险预控管理方针和程序的制定、评审;
   (2)各级要保证职工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及管理标准、管理措施的制定;
   (3)班组长要明确现场或当班急救人员,并确保不职工了解谁是现场或当班急救人员;
   (4)班组长必须组织当班职工进行班前、作业前风险评估,作业中存在不符情况,应及时汇报,并组织班后或作业后评估,并留有记录。
    (5)各级应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对安全风险记录、跟踪、统计、分析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2、教育培训
(1)所有入井人员安全培训内容包括年度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及本岗位相关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2)培训中心每半年至少组织参与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的人员学习1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技术,第二次必须于10月份前完成。
 3、资金保障
煤矿应建立并保持安全投入资金管理与控制程序,为实施和改进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并符合:
    (1)矿长对安全投入资金进行统一决策、管理、支配;
    (2)财务科对安全专项资金的提取、使用应遵循“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规范使用”的原则,确保专款专用;
    (3)后勤副矿长负责对安全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投入的安全资金有效使用。
  4、安全文化保障
    (1)煤矿应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
    (2)培训中心要认真组织各科队推行一岗双述安全工作法。
 5、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
(1)员工准入管理
劳资科应建立并保持员工准入管理标准,员工准入管理标准应,明确岗位设置要求和岗位需求计划和准入条件(包括员工身体条件、专业技能、文化水平等)。
(2)员工不安全行为分类
    安全科要认真制定三违处罚管理办法,对煤矿可能出现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类,并严格监督实施。
   (3)员工培训教育
培训中心要建立健全职工培训档案,认真制定年度培训方案,并严格进行落实。
6、制度保障
    (1)各相关科室要认真组织制定与全风险预控管理相关的目标、责任、奖惩、举报、投入保障、风险控制、员工行为、文化建设、安全会议、教育培训、技术审批、安全监测、人员操作、设备使用、应急救援、监督检查、考核评审、灾害预防、人员入井、跟班带班、班组建设、卫生健康、环境保护等管理制度,并确保:
    ①各相关科室负责相关制度的制定、修订。
②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修订完成后相关科室要及时与培训中心联系对全体职工进行培训。
③培训中心要加强对各项制度的培训监督。
④质量标准化办公室负对相关制度的制定、修订、培训的监督检查进行考核。
    2、煤矿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并确保:
 煤矿相关活动遵守适时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
    (2)每年至少评价一次本单位对在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的遵守情况,并形成评价报告;
    (3)及时更新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员工和其他有关的相关方;
 (4)资料齐全完善,有目录清单。
    (三)办公室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规范体系文件、记录的管理,保证在体系运行的各个场所、岗位都能得到相关有效的文件、记录,并确保:
(1)文件收发、传达、归档;
(2)文件收发、归档应有记录,并形成目录清单;
(3)作废文件有标识,销毁文件有记录,无在用的无效、失效文件;
(4)与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相关的各种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可追溯相关的活动;
   (5)记录保存和管理应便于查阅,避免损坏、变质或遗失,并明确记录保存期限。
7、技术保障
技术科应建立并保持安全技术管理与控制程序,以消除和控制重大危险源。并符合:
   (1)应优先采用国际、国内先进安全技术标准、方法、工艺、设备、设施;
   (2)及时根据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实际制定或安排相关科队专项安全技术方案。
     8、各业务科室要加强对各生产要素的管理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