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动物疫情事件应对

  
评论: 更新日期:2019年03月18日

1.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禽类流行性感冒)是一种人、禽患的急性传染病。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人接触了病禽及其分泌物,吸入了病禽飞沫,以及吃了病禽制品或被病禽污染的食品后都可能被感染。
 

家禽急性发病死亡;鸡冠出血或发绀,头部等部位肿,脚鳞出血;鸭、鹅等水禽可见腹泻和神经症状,有时可见角膜炎症,甚至失明。

人被感染后,早期症状与流感相似,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部分患者恶心、腹泻腹痛、大便呈稀水样,体温持续在39℃以上。一旦引起病毒性肺炎,可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
  预防/预警
 

(1)养殖场,远市区。养殖场应远离居民区、集贸市场、交通要道以及其他动物养殖场所等。
(2)场内外,勤消毒。对孵化厅、孵化器、鸡舍笼具、工作人员的衣帽和鞋、进出车辆以及场区周围环境等定期严格消毒。
(3)野禽鸟,不接触。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杜绝野生禽鸟与家禽接触。
(4)禽与畜,不混养。鸡与鸭、鹅等水禽不要混养,也不要将家禽与猪一起喂养,因为家禽的流感病毒可感染给猪。
(5)勤接种,保平安。养殖场、养殖户要做好程序免疫工作;农村养殖户要进行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受高致病性禽流感威胁的地区,应及时在当地动物疫情防控机构的指导下紧急接种疫苗。

(1)勤监测。加强对野生鸟类栖息地的巡护监测,发现鸟类病、死等异常情况,及时向林业主管部门报告。
(2)不接触。人和家禽、家畜远离野生鸟类。
(3)不捕捉。严禁非法捕捉和猎杀野生鸟类。
(4)不食用。忌食野生鸟类。
 

(1)穿戴防护衣物。从事与禽类相关的工作时应穿上防护服,戴好手套、口罩。
(2)及时洗手消毒。勤洗手,勤消毒。接触禽类后尤其要及时洗手消毒。
(3)不碰病禽野禽。尽量避免接触异常死亡的禽类和野生禽鸟。在处理死禽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4)接种预防疫苗。从事与禽类相关工作的人员应接种禽流感疫苗。
(5)专设人员通道。在养殖场中,应专门设置供工作人员出入的通道。

(1)忌食野禽。不出售、加工病死禽类;不吃野生禽类;不买来路不明的禽类及其肉、蛋制品。
(2)生熟分开。加工食品时,应生熟分开,厨具不要混用,以免交叉感染。
(3)禽类熟吃。禽肉、禽蛋应煮熟、煮透。高温条件下禽流感病毒不易存活。
(4)及时洗手。
(5)预防接种。接种流感疫苗,可起到预防禽流感的作用。
  应急要点
 

(l)立即报告。一旦发现疫情,应立即报告动物防疫部门。
(2)封锁隔离。要对疫区的主要道路进行封锁。
(3)扑杀病禽。确诊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后,立即对3公里以内的全部禽只进行扑杀、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4)彻底消毒。疫区内禽舍消毒:先用去污剂清洗,除去污物,再用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最后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铁制笼具可采用火焰消毒。粪便和垫料应掩埋。
(5)接种疫苗。对疫区周围5公里内的所有易感禽类实施疫苗紧急免疫接种,建立免疫隔离带。
(6)禁养家禽。疫区解除封锁后,必须空舍6个月以上方可重新饲养家禽。

(1)远离疫源。避免接触病死鸡、鸭等禽类,避免与禽流感患者接触,不随意进出疫区,不从疫区引进种蛋和种禽。
(2)戴罩就医。若出现禽流感相关症状,应立即戴上口罩,及时就医。
(3)详述情况。就诊时,务必告诉医生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接触过病禽等情况。
(4)隔离消毒。禽流感患者治疗时应注意隔离,患者的衣物、分泌物等应彻底消毒。
 

2.口蹄疫
口蹄疫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牛、羊、猪等偶蹄类动物。人偶尔会因接触病畜及其被污染的毛皮,或食用病畜的奶、肉制品等感染此病。病畜症状牛、羊、猪等牲畜感染后,口腔、蹄部和乳房等部位产生水疱和溃烂,并出现流涎和跛行等症状。

人感染后,会出现发烧,以及手指尖、手掌、脚趾等部位起水疤等症状。儿童被感染后,还会并发心肌炎。
  预防/预警
(1)定期接种。对口蹄疫实行强制免疫政策,相关部门应定期为偶蹄动物接种疫苗。
(2)动物查证。引进口蹄动物,须查验检疫证明,且需将其隔离饲养至少两周,以确认动物没有被感染。
(3)肉品检疫。对屠宰场和肉品交易市场,要实行严格的兽医卫生检疫制度,防止消费者食用被感染的肉品。
  应急要点
 

(1)立即报告。发现动物有疑似口蹄疫症状,应立即报告当地动物疫情防控部门。
(2)封锁隔离。要对疫区的主要道路进行封锁。
(3)扑杀病畜。确诊为口蹄疫后,立即将病畜及同群畜全部进行扑杀、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4)彻底消毒。疫区内畜舍栏圈消毒:先用去污剂清洗,除去污物,再用次氯酸钠溶液消毒,也可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铁制笼具可采用火焰消毒。粪便和垫料应掩埋,作无害化处理。
(5)接种疫苗。对疫区内的所有易感畜实施口蹄疫疫苗紧急免疫接种,建立免疫隔离带。

(1)远离疫源。避免接触患病动物,不饮用患病奶牛、奶羊的乳汁及其制品,不从疫区引入偶蹄类动物及其制品。
(2)及时就诊。人与患病动物接触后若出现不适,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同时将与病畜的接触史告知医生,并迅速报告当地疾病防控部门。
3.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是猪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猪和病愈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未经严格处理的病猪尸体,以及被污染的饲料、饮水、泔水等,均是造成该病流行的重要因素。猪链球菌也会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或者经食用猪肉传播给人。
 

猪食欲稍差,消瘦,跛行或不能站立,有的病猪四肢作不定期的游泳动作。

起病急,畏寒发热、头痛头昏、腹痛腹泻、全身不适等;皮肤会有出血点、瘀点淤斑。部分病人发生脑膜炎,恶心、呕吐(可能为喷射性呕吐);严重者昏迷甚至死亡。
  预防/预警
 

(1)定期接种。照有关规定,定期对生猪进行免疫接种。
(2)检疫监督。加强兽医卫生检疫监督,禁止宰食、收购、运输、加工病死猪。

(1)戴手套。处理猪或者猪肉时应戴手套。
(2)勤洗手。处理猪只或生猪肉后,要用流水洗手。
(3)治伤口。慎防手部皮肤损伤,若有伤口,应用75%酒精或碘酒彻底消毒,并妥善包扎。
(4)防病猪。不屠宰病、死猪,避免接触病、死猪以及它们的排泄物和体液。
 

(1)食合格肉。购买屠宰检验合格的猪肉。勿买、勿食病死猪肉或来路不明的猪肉。病死猪肉和新鲜猪肉有明显区别,其表皮有出血点、紫黑色瘀斑,肉质呈暗红色。
(2)生熟分离。生猪肉和熟食要分开处理和摆放。不要在刚刚切过生猪肉的菜板上制作凉拌菜,以免因厨具交叉污染而感染。
(3)肉类熟吃。猪肉及其内脏一定要煮熟才能食用。
  应急要点
(1)立即封锁。发生疫情后,立即封锁疫区,严禁从疫区调出生猪及其产品。
(2)严格消毒。进出人员、车辆要严格检查、消毒,对疫区圈舍等应彻底消毒。
(3)检查治疗。逐日检查所有猪只,疑似病猪应立即隔离和治疗。
(4)注射预防。健康猪只一律进行紧急预防注射。
(5)处理污物。对死猪(羊)进行焚烧、掩埋等无害化处理,禁止抛入河、沟、水塘等水体内。

(1)远离疫源。避免接触病死猪、羊等,不随意进出疫区,不从疫区引进猪肉、羊肉等。
(2)戴罩就医。凡接触过病、死猪或生猪肉的人,一旦出现发热、不适等症状,应立即戴口罩及时就医。
(3)详述情况。就诊时,务必告诉医生是否到过疫区,是否接触过病死猪、羊等情况。
(4)隔离消毒。患者治疗时应注意隔离。患者的衣物等应彻底消毒,其分泌物应妥善处理。
 

  • Tag:动物疫情相关内容
  • 没有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