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遇险时谁能救我?心理学教你正确求助

作者:韩家慧  
评论: 更新日期:2017年07月05日

日前,一则“女子被撞无人施救,再遭车辆二次碾压”的视频引发社会热议。6月7日,河南驻马店公安局发布案情通报称,事故已致一人(马某)死亡,司机张某、刘某均已到案。警方表示,当时有十几个人拨打110、120电话。可是为什么视频中显示无人上前扶助女子?“人越多越安全”的想法是对的吗?遇到危险时如何正确求救?

美国纽约皇后区也曾发生过一起类似事件。一位20多岁的姑娘深夜下班回家,在住所所在的街道上遭到杀害。她遭受的攻击持续长达35分钟,她大喊救命,然而38名邻居从公寓窗户里眼睁睁看着却没人打电话报警。此事被称为看客袖手旁观、社会冷漠论的经典案例。但是社会心理学家在大量调研之后提出,“人越多越安全”的想法有可能是错误的。

心理学家认为,现场有大量旁观者在场时,旁观者对紧急情况伸出援手的可能性最低。原因有二,一是周围有其他人可以帮忙,单个人要承担的责任就减少了。因为人人都想着会有别人帮忙,“说不定其他人已经打了电话”,结果人人都没帮忙。二是,很多时候,紧急情况乍看起来并不会显得十分紧急。躺在地上的女子是碰瓷,还是摔倒了?到底怎么回事?碰到不确定的情况,人们会很自然的根据周围其他人的行为来加以判断。只不过人们忽略了,其他旁观者也在寻找“事情很紧急”的社会证据,这样就造成“多元无知”的状态:没人采取行动,应该没什么问题。

研究表明,只有一个旁观者在场时,受害者获救的几率更高。围观者众多时,呻吟叹息或者高声呼救并不见得有效。需要紧急求助时,最佳策略就是减少不确定性,让周围的人注意到你的状况,搞清楚自己的责任,更有针对性地求救,告诉旁观者怎样提供救助,谁该提供救助。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