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建筑物消防安全概论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11月02日

3.5生产厂房的防火间距
当一幢建筑物着火后,随着燃烧的进行,会产生高温气流和强烈的热辐射作用,烘烤邻近的其它建筑物,并使它们着火。若建筑物间相隔一定距离,则热辐射和热气流作用将显著减弱。所以,建筑物间相隔一定距离可以防止火灾的扩散蔓延,这个距离即称做防火间距。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物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如外墙有突出的燃烧构件,则应从突出部分的外缘算起。
4.建筑物防火措施
4.1火灾分类
A.普通火灾 纸类、木材、纤维等一般可燃物发生的火灾。水是最有效用作冷却此类火灾。 
B.油火灾 易燃液体及固体油脂类发生的火灾,泡沫和干粉剂适用于扑救此类火灾。 
C.电气火灾 通电中的电气设备发生的火灾,扑救此类火灾,二氧化碳和“1211”灭火剂是最适合的。 
D.金属火灾 钠、钾、镁、锂等活性金属的火灾,这类金属燃烧时,形成高温,因此在扑救时必须依金属的种类,选择特殊的灭火剂才能有效。 

4.2火源的控制和消除
火灾和爆炸的发生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三者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是发生一切火灾爆炸事故的根本条件。任何防火防爆措施的要点都是制止这三因素的同时出现。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着火源一般有明火、高温表面、冲击摩擦、自燃发热、电火源、静电火花、光或热的辐射以及非生产用火等八种。这些着火源是引起易燃易爆物质着火,从而引起燃烧、爆炸的常见因素。
4.3防火分隔
火灾发生后,首先在建筑物内部蔓延,为了防止蔓延,需要采取防火分隔措施,把耐火极限较高的防火分隔物设置在建筑物的内部,可以把空间分隔成若干防火区段,就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阻止在每一区段内发生的火灾向外蔓延。这种措施也同样适用于阻止火灾在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蔓延。目前常用的防火分隔物有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带等。
(1)防火墙    它是直接砌筑在基础上的非燃烧体墙。它可以把一个建筑物中火灾危险程度不同的生产区分隔开,也可把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大厂房、大仓库分隔成几个部分,以阻止火灾在各个部分之间蔓延。
(2)防火门     采取防火墙分隔的相邻区段如需互相通行时,可在防火墙上设防火门。防火门是一种活动的防火分隔物,通常用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材料制成。防火卷帘门通常也安装在楼梯口处,火灾发生时关闭卷帘门,以防产生烟囱效应。
(3)防火窗     它可以防止外来火种窜入建筑物内。当相邻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不足,但又必须在外墙上设置采光窗时,可以采用防火窗,一般常用的有开启式和固定式两种防火窗。
(4)防火带      在有可燃构件的建筑物中划出一个区段,将这一区段内的建筑构件全部改用非燃烧体材料,构成防火带。采用适当措施,防火带即能阻挡烟火从一侧流窜到另一侧。在生产厂房中,由于生产工艺连续性的要求,不能采用防火墙时,即可采用防火带。
4.4消防器材的使用
火灾由起火至发展到闪燃阶段,仅有2~3分钟时间,其温度可由250C突升到8000C以上。在火灾初期,即在酝酿期和发展期采取灭火措施效果最好。灭火器由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轻便灵活,使用面广,是扑救初起火灾的重要消防器材。
灭火器种类 特性 适用范围 
泡沫灭火器  具有一定的导电性,会造成污染。 适用于扑救一般B类火灾,如石油制品、油脂等火灾,也可适用于A类火灾;但不能扑救B类火灾中的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的火灾;也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及C类和D类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器  不导电、不污染、不腐蚀 适宜于扑救电器、精密仪器、电子设备、内燃机、珍贵文件等火灾。不宜扑救遇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品火灾。 
卤代烷灭火器(1211、1301型) 不导电、灭火效率高、腐蚀性小、灭火后不留痕迹。 1211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灾,也能对固体物质如竹、木、纸、织物等的表面火灾进行扑救。尤其适用于扑救精密仪表、计算机、珍贵文物及贵重物资仓库等处的初起火灾。也能用于扑救飞机、汽车、轮船、宾馆等场所的初起火灾。 
干粉灭火器  不导电、会造成污染。 适宜于扑救石油及其制品、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电器设备和遇水燃烧物品的火灾。 

4.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用于尽早探测初期火灾并发出警报,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例如:疏散人员,呼叫消防队,启动灭火系统,操作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烟、排烟风机等)的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由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三种基本形式。现仅介绍一下控制中心报警系统(此系统容量较大,能完成较复杂的输出控制程序,消防设施控制功能较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集中火灾报警器和消防控制设备等组成,适用于大型建筑的保护。
火灾探测器是组成各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重要组件,是系统的“感觉器官”,它的作用是监视被保护区域有无火灾发生。一旦发现火情,就将火灾的特征物理量,如温度、烟雾、气体和辐射光等转换成电信号,并立即动作,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送报警信号。对于易燃易爆场合,火灾探测器主要探测其周围空间的气体浓度,在浓度达到爆炸下限以前报警。根据火灾探测器探测火灾参数的不同,将火灾探测器划分为感烟、感温、感光(紫外火焰型和红外火焰型)和可燃气体火灾探测器。
4.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按适当的间距和高度装置一定数量喷头的供水灭火系统,主要由喷头、阀门、报警控制装置和管道、附件等组成。目前我国在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中应用的系统主要有湿式系统、干式系统、预作用系统、雨淋系统、水喷雾系统和水幕系统等六种。
5. 建筑物火灾人员疏散
安全疏散是指发生火灾时,在火灾初期阶段,建筑内所有人员及时撤离建筑物到达安全地点的过程。能否实现安全疏散,取决于许多因素,但从建筑物本身的构造来说,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合理布置疏散路线
所谓合理的安全疏散路线,是指火灾时紧急疏散的路线越来越安全。就是说,应该做到人们从着火房间或部位,跑到公共走道,再由公共走道到达疏散楼梯间,然后由疏散楼梯间到室外或其他安全处,一步比一步安全,不能产生“逆流”。
    2、疏散楼梯的数量要足够位置要得当
  为了保证人们在火灾时能顺利疏散,高层建筑至少应设两个疏散楼梯,并且设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最好是在靠近主体建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侧设置。这是因为人们在火灾时往往是冲向熟悉的楼梯或出口,但若遇到烟火阻碍就会掉头寻找出路,只有一个疏散路线是不安全的。两个疏散楼梯过于集中也不利于疏散。
    3、疏散顺序
  疏散顺序,就是指先疏散哪部分人员,后疏散哪部分人员。这是制定疏散预案首先要考虑的。一般原则是先疏散着火层,然后是着火层以上楼层,最后是着火层以下楼层。
    4、疏散路线
  疏散路线应选择离安全出口、疏散楼梯最近的路线,一般是沿疏散指示标志所指的方向疏散。但如果是着火层,应考虑着火的位置。着火房间附近房间的人,应向着火相反的方向疏散。竖向疏散一般先考虑向地面疏散,因为疏散到地面是最安全的。但也要考虑到竖向通道万一被封堵,也可以向楼顶疏散。设有避难间、避难层的高层建筑,可考虑向避难间、避难层疏散。
    5、疏散指挥
  整个疏散过程必须在统一指挥下,按照预定的顺序、路线进行,否则,就可能造成混乱,影响疏散。总指挥应当在消防控制室,各楼层或防火分区要有现场指挥员(或称引导员)。现场指挥员要及时向总指挥报告疏散情况。
    6、避免设置袋形走道
  袋形走道的致命弱点是只有一个疏散路线(或出口)。火灾时,一旦这个出口被火封住,处在这部分的人员就会陷入“死胡同”而难以脱险。因此,高层建筑应尽量不设置袋形走道。
  7、辅助安全疏散设施要可靠、方便使用
  消防安全疏散设施不完善往往影响疏散,因此,高层建筑应根据需要,除设置疏散楼梯外,增设相应的辅助安全疏散设施,如救生软梯、救生绳、救生袋、缓降器等。这些辅助安全疏散设施要构造简单,方便操作,安全可靠。
  
6.参考文献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          作者:安全管理网
《防火与防爆》                      来源:百度文库
《安全工程概论》                    来源:百度文库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