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浅析

作者:郭兆华  
评论: 更新日期:2020年01月01日

摘要:本文阐述了河道的基本功能,并对当前河道治理中面临的问题分析及治理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河道功能;面临问题;治理对策

一、前言

河道是水生态环境的主要载体,河道堤防不但具有防汛功能,而且还具有生态功能,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社会关注的民生工程。然而,现阶段我国河流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堤防工程的生态治理问题日益严峻,如何采用科学的生态治理方法来修复与治理河道堤防,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河道的基本功能,并对当前河道治理中面临的问题分析及治理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河道的基本功能分析

(1)防洪排水功能。防洪排水功能关系着河流防护区的安全,河流的防洪标准决定了河道治理的标准。从发展的普遍经验来看,河道要有能力排出过境洪水,而且要能够容纳流域范围内设计标准降水所产生的地表径流。因此,河道的排水能力要满足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有效修正汛期河道内水位与流量的关系,降低河道周边防洪目标的洪水风险。

(2)景观文化功能。河道的景观美感一般来自于知觉。狭义的景观美学重视视觉感受,重视河道空间布局、色彩效果、层次搭配等方面;广义的景观美学不仅重视视觉感受,而且更加注重听觉、嗅觉等各种知觉的体验,包括:体验者头脑对整个知觉感觉的思考。

(3)生态环境功能。河道的景观结构类型属于廊道,是上下游营养传输、污染物运移、转化和水生生物迁移的重要通道。同时,生态敏感带,应重视植被群落的生态功能,尤其为各种软体动物、鱼类、爬行动物和植物资源等提供栖息场所,因此会对维持水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

三、当前河道治理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1)河道水质恶化问题。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而城区下水道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致使大量生产和生活污水直排入河,城市内河水质严重恶化,湖泊富营养化程度逐渐加重。除传统污染源外,河道水体还受到其他污染,如沿江岸边倾倒和堆置的固体垃圾、个别私人渔船泄漏的油类污染物、排放的废弃物以及河道底泥二次污染等。城市河道一方面面临着入河排污量增加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河道污染类型也日趋繁杂,增加了河道水质保护和管理的难度。

(2)河道水环境污染问题。我国众多的中小河流位于乡镇和农村,由于监管的缺失,这些水域往往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众多居民区聚集,但排污管网与设施并未配套,污水收集率低,大量的农村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即被排入了河道中,中小河流变成排污沟,另外城镇中小河流多濒临农田,氮磷营养丰富的农业面源污染被肆意排入河道,导致污染加剧,对周围居民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

(3)河道自净能力的问题。河流作为最终的陆源污染物排放途径,具有一定的自然净化功能。它可以通过稀释、降解、转化和运移,使一部分污染物无害化或降低负荷,对保护陆地生态环境和减少人类治污压力有积极作用。但当前乡镇及农村的大部分河道因生活、建筑垃圾的随意堆放、生活污水及工、农业废水的肆意排放等导致河道的自净能力在不断地降低,并进一步降低了河道水体的使用功能性。

四、河道生态治理对策探讨

(1)注重城市河道的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做好河道横纵向的科学规划就要确保城市河道横向上要尽量的保持周围空气以及水分的合理流通,这样可以为河道周围的植被生存创造良好的条件,河道纵向上要在实际的城市生态河道治理中,更好的依偎河道蜿蜒曲折形态,使得城市生态河道的那种自然特性充分的表达出来,尽量的减少人工痕迹,更好的体现出河道周围的自然特性。

(2)合理改善河流流线和水体特性。对河流流线及河床受力特性进行改善,使河流的流线区域自然化和正常化,河底不至于有大的冲刷带。在河流水体特性上又要保持河流水力特性的多样性,保证流水、浅滩、深潭的共存,以为不同生存习性的生物提供生存条件,达到保持生物种类多样性的目的。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持上,采用植石治理法和浮石带治理法。植石治理法是人为地将自然石体排列埋进河岸,形成人工的沟壑及鱼礁为某些生物生存提供有利环境。浮石带治理法是构建钢筋混凝土框架,此框架既可抵御洪水,又可作为鱼巢,达到一物两用或多用的效果。

(3)设置植被缓冲带。城市河道的景观设计既要满足人们对水的实际需求,也要充分的发挥河道的基本作用,结合河道周边的岛屿、植物和动物等多种因素来构建怡人的自然景观。保护城市河道生态环境的另一有效对策就是在河道两侧设置植被缓冲带,利用植被来实现对污水中的富营养化成分进行降解,还能够起到对进入河道污染物的拦截作用;植被缓冲带的设置能够对地表径流的流速和流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大大的提高了土壤的渗透能力,提高了水体的整体质量,对于周边的水渠等也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4)保持河道的蜿蜒性,建设自然化河流。生态水利建设在保持自然河道的蜿蜒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自然河流多呈现曲折蜿蜒特性,该类型河道在蓄水性能方面具有优异表现,可提升河道的蓄水量以及水流量,同时也可营造范围更广的水体生态环境,有利于水体生物栖息地的保护。因此,在生态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保持河道的蜿蜒性,建设自然化河流是其重要的应用之一,在提升水体蓄积量的同时也可优化水体的生态功能特性,可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统一发展。

(5)建设生态河堤。生态河堤的建设有利于河道护坡,防止水土流失,是生态水利建设的重要应用方面之一。作为一种新型的护坡技术,生态护坡已发展成为生态水利建设的一部分,高效的生态河堤建设对提升河堤植被的含蓄水源能力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蓄水减洪、固本护源。生态河堤的建设需依据河道施工的特征以及项目地的土质及地形特征进行高效的规划设计,并对河道植被进行实地勘察,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平衡性要求,对于河道进行分区,包括常淹区域、常露区域以及交替变化区域,并针对各区域的特点合理选用生态护坡方式。

(6)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首先是种植营蒲芦苇等水生植物,吸收水中的无机盐类营养物,促进鱼类的生长和水质的进化。其次是营造浅滩、巨石、丁坝和鱼道等,形成水下紊流,以便将空气中的氧气传输到水中,为水中生物提供足够的氧气,同时满足好氧微生物的繁殖需求,使得河水更加的干净。总之要在河道建设的过程中,为生物的生长提供互相依存和制约的有机环境,从而增强河道水域的自净能力。

(7)构建人工湿地。湿地能够有效控制污染,而且还可以对小范围内的气候进行调节,有利于各种动植物的健康生长。因此,可以通过构建人工湿地能够修复河道水体的生态环境,并且能够通过合理、有效的转化或转移等方法,取得更好的处理效果。与此同时,还能与水环境空间艺术进行结合,充分利用水体特性进行造景。

五、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城市河道的治理需要以生态理念为基础,要以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依托,做好城市中整体的整治和规划,要始终遵循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理念,做好对河道的综合治理。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河道治理方案,要从根本上改善河道的水质情况,让城市河道能够充分发挥最大效益,通过采用各种各样的工程及非工程措施,改善河道生态环境、恢复河流的生机。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