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应急预案编制步骤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8月19日

  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可分为下面四个步骤:

  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应急预案的成功编制需要有关职能部门和团体的积极参与,并达成一致意见,尤其是应寻求与危险直接相关的各方进行合作。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是将各有关职能部门、各类专业技术有效结合起来的最佳方式,可有效地保证应急预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实用性,而且为应急各方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协作与交流机会,有利于统一应急各方的不同观点和意见。

  2.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

  为了准确策划应急预案的编制目标和内容,应开展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工作。为有效开展此项工作,预案编制小组首先应进行初步的资料收集,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技术标准、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案例分析、本单位技术资料、重大危险源等。

  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的具体过程参见第四章。

  (1)危险分析

  危险分析是应急预案编制的基础和关键过程。在危险因素辨识分析、评价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区域或本单位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源、事故的类型、影响范围和后果等,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

  (2)应急能力评估

  应急能力包括应急资源(应急人员、应急设施、装备和物资)、应急人员的技术、经验和接受的培训等,它将直接影响应急行动的快速、有效性。应急能力评估就是依据危险分析的结果,对应急资源的准备状况充分性和从事应急救援活动所具备的能力评估,以明确应急救援的需求和不足,为应急预案的编制奠定基础。

  制定应急预案时应当在评估与潜在危险相适应的应急能力的基础上,选择最现实、最有效的应急策略。

  3.编制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结合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结果等信息,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国办函〔2004〕39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等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注重编制人员的参与和培训,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专业优势,使他们均掌握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结果,明确应急预案的框架、应急过程行动重点以及应急衔接、联系要点等。同时,编制的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考虑与政府应急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相衔接。

  4.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1)应急预案的评审

  为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与实际情况的符合性,应急预案编制单位或管理部门应依据我国有关应急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其他有关应急预案编制的指南性文件与评审检查表,组织开展应急预案评审工作,取得政府有关部门和应急机构的认可。

  (2)应急预案的发布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经评审通过后,应由最高行政负责人签署发布,并报送有关部门和应急机构备案。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该通过有效实施确保其有效性。应急预案实施主要包括: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和培训,应急资源的定期检查落实,应急演习和训练,应急预案的实践,应急预案的电子化,事故回顾等。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