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爆破工安全培训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12月21日

一、课题名称:
    爆破工
    二、培训对象
    安全员及爆破员
    三、教学目的
    1、了解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杜绝“三违”现象。
    2、掌握本岗位的安全工作职责,掌握安全方面的有关规定;了解爆破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安全爆破技术,提高安全操作技能。
    3、熟悉爆破灾害事故发生基本规律及防治措施,遇到险情能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四、课时类型
    教授课;实验课
    五、教学方法
    新授课:讲授法、演示法
    实验课:实验法
    六、教具:
    工作面炮眼分布图
    各种联线方式的示意图
    七、教学课时:
    共计38课时
    八、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
    讲授课:
    1、爆破基本理论(6课时)
    2、起爆技术及起爆器材(6课时)
    3、爆破作业(20课时)
    4、放炮事故的预防与处理(6课时)
    实验课:
    1、炸药、雷管性能实验(2课时)
    2、各种联线方式的操作实验(1课时)
    3、各种放炮器性能检查及放炮器正确操作演示(2课时)
    九:教材选用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A类《爆破工》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B类《爆破工》
   
    第一章 爆破理论基础
    一、上课班级:
    爆破工培训班 
    二、学科名称
    爆破工爆破与安全
    三、授课时间
    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四、课题:
    爆破理论基础
    五、教学目的
    使学员了解爆破的基础理论
    六、教学难点
    爆破理论的相关条件内容
    七、课时类型
    新授课
    八、教学进程
   
   
    第一节 爆炸现象及其分类
    一、爆炸概述
    物质在急剧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过程中,使周围介质受到破坏,同时发生光和热并产生响声,这种现象称之为:爆炸现象。
    二、爆炸的分类:
    谈到爆炸人们会立即想到炸药,炸药是引起爆炸现象的物质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爆炸都是由炸药引起的;目前,根据爆炸产生的原因和特点,一般将爆炸分为三类。
    1、物理爆炸
    在爆炸前后,仅发生物态的急剧变化,物质的化学成分并未改变,这类爆炸称之为物理爆炸。例如:锅炉爆炸,汽车轮胎爆炸。
    2、化学爆炸
    爆炸后与爆炸前相比,不仅物质的物态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且物质的化学成分也发生了改变,这类爆炸称为:化学爆炸。例如常见的化学爆炸有:炸药爆炸、瓦斯爆炸、煤尘爆炸。
    人们通常指的爆炸多指爆炸现象。
    3、化学爆炸
    物质的原子核发生裂变或聚变反应时,瞬时产生巨大的能量而形成的爆炸。
    例如:原子弹爆炸、氢弹爆炸。
    三、炸药爆炸的三要素:
    焊药的爆炸实质上是其发生急剧化学反应的过程及结果。当炸药爆炸时,放出大量的热,并生成大量的气体,而且化学反应速度快,即称为炸药爆炸的三要素。
    1、放出大量热
    炸药爆炸过程放出大量热能时对周围介质做功的能源。(首要条件)
    2、化学反应速度快
    反应过程中气体来不及膨胀,放出的热量才能集中。
    3、生成大量气体
    爆炸后生成的气体是做功的介质,反应生成大量气体,而且气体在高温高压状态下迅速膨胀对外做功。
    以上三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放出的热使温度升,促使反应回忆,而反过来高速反应又产生大量的气体和放出热量,气体的压力和温度急剧上升,所以高温、高压、高速是炸药爆炸的重要特点。
   
    第二节 炸药起爆与传爆
    一、炸药的反应形式
    由于炸药的化学反应速度,激发条件,炸药性质和其他因素的不同,其反应的形式也各异。目前一般分为四种形式:即热分解、燃烧、爆炸和爆轰。
    1、热分解
    热分解是炸药缓慢进行的化学变化过程,分解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周围环境温度,温度超高分解就越快,不同的炸药,热分解的速度也不同,炸药热分解反应的快与慢,反映出该种炸药的热安定性,因此,在炸药生产过程和运输以及贮存时,要特别注意控制周围的温度、湿度和压力等条件,防止发生自燃、自爆等事故,确保安全。
    2、燃烧
    燃烧是炸药在热源或火焰作用下引起的化学反应过程。此反应只在反应区进行,反应区内外的炸药温度,反应速度则明显不同,燃烧速度大小受外界条件的影响,特别是受压力的影响较大。因此,贮存炸药时要特别考虑到热分解,注意改善通风条件,防止炸药在密闭条件下燃烧,一旦炸药着火,切不可用砂土掩盖,因为炸药本身含有氧化剂,俗称自带氧,不需要空气中的氧就能燃烧,并且含有可燃物,密闭反应导致压力升高,促使燃烧加速,甚至会引起爆炸。
    3、爆炸
    炸药爆炸和燃烧相类似,其化学反应区也只在局部区域区进行,它和燃烧的主要区别是:靠热传导来传递能量和激发化学反应,燃烧受环境影响较大,爆炸则基本上不受环境的影响;爆炸反应比燃烧更为激烈,燃烧产物的运动方向与反应区传播方向相反,而爆炸产物的运动方向则与反应区传播方向相同,因此爆炸可以产生很大的压力。
    4、爆轰
    爆炸和爆轰没有本质的区别,爆炸时反应速度是变化的,而爆轰时反应速度是恒定的。
    炸药的以上反应形式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燃烧着炸药的密闭状态下可以转化为爆炸;在起爆良好条件下弱性炸药可以转化为爆轰;炸药变质受潮又可能由爆炸转变为燃烧,这不仅可以放出更多的有毒气体,而且对于含有瓦斯、煤尘的矿井更容易引以事故,因此,我们必须创造良好的条件,使炸药爆炸反应处于稳定爆轰状态,以取得良好的爆破效果,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二、炸药爆炸的传播及其影响因素
    爆轰是炸药在瞬间发生化学反应的一种特定形式,其实质是爆轰波在中的传播。
    1、冲击波
    冲击波是炸药爆炸后在介质中产生的传播速度高于介质声速的一种压缩波,其波阵面有陡峭的前沿,介质压力在波阵面发生突跃上升。
    冲击波具有以下基本性质:
    (1)冲击波以脉冲形式传播,不具有周期性,其波阵面上介质状态参数呈突跃式升到最高值。
    (2)冲击波引起介质质点移动的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其速度小于波速。
    (3)冲击波波带大于未就动介质中的音速。
    (4)冲击波的波速与波的强度有关。
    2、爆轰波
    爆轰波是在炸药中传播的,带有化学反应区的冲击波,爆轰波是爆轰作用的激发源。
    炸药被引爆后,首先在局部发生爆炸化学反应,首先产生大量高温、高压和高速的气体产物流,形式冲击波。冲击波以高温、高速、高密度等状态,传播能量。强烈冲击波压缩邻近炸药薄层,使其密度、湿度和压力突跃升高,使炸药分子活化而产生迅速的化学反应,生成大量爆炸气体产物和热量。
    爆轰波的传播速度称为爆速。
    3、影响稳定传播的因素
    在炸药的实际爆轰过程中,由于不同因素的影响,常使爆轰不能理想进行,甚至可能会使爆速降低考虑到爆炸中止,从而达不到预期的爆破任务,降低了爆破效率,影响爆轰稳定传播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起爆能的大小
    (2)装药密度
    (3)药卷直径(临界直径,极限直径)
    (4)其他因素
    4、间隙效应
    药卷与孔壁之间存在一定间隙,特别是间隙较大时,常发生传爆不好现象,称为间隙效应。
    三、炸药的感度
    炸药起爆的难易程序叫做敏感度,习惯称之为感度。各种炸药的硬度相差非常大,炸药的感度大小,取决于它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状态,如果炸药的感度过高,就会给生产、贮存、运输和使用带来危险。如果使用炸药的感度过低,则会给爆破造成困难。因此,炸药的感度高低对生产、贮存、运输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对安全更加重要。炸药的感度有热感度、机械感度和爆轰感度。
    1、热感度
    热感度是炸药在热能作用下发生爆炸、燃烧或分解的难易程度。
    通常分为火焰感度、热安定度和爆发点三项。
    2、机械感度
    机械感度是炸药对冲击、摩擦、挤压、针刺等机械作用的敏感程度,其中最主要的是冲击感度。
    3、爆轰感度
    爆轰感度是指炸药对别的炸药爆炸时所产生的爆轰冲击的敏感程度。单质炸药通常用起爆它所需的最小起爆药量来表示。硝铵类炸药则多用殉爆距离表示其爆轰感度。
    殉爆是装有雷管的主炸药包,爆炸时,能使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同种药包也爆炸的现象。
    第三节 炸药爆炸参数与性能
    一、炸药爆炸的热力学参数
    炸药爆炸参数主要是指爆热、爆温、爆容和爆压。
    1、爆热
    炸药爆炸反应所生成的热量称为:爆热。
    它是爆炸气体膨胀做功的能源,是一个重要的爆炸参数,爆热越大,表示炸药对外做功的能力也越大。
    2、爆温
    炸药爆炸瞬时将爆炸产物另热达到的最高湿度为爆温。
    在煤矿井下,常因瓦斯和煤尘的存在而需要降低炸药的爆温,确保安全生产。
    3、爆容
    爆容又称比容,即单位质量的炸药爆炸时所产生的气体产物。
    4、爆压
    爆炸产物在瞬间空间达到的压力称为爆炸压力,简称爆压。单位:Mpa
    炸药的威力是指炸药做有效功的能力,常以其动、静作用来描述。
    1、猛度
    猛度常指炸药的动作用。
    炸药的猛度是指爆轰对周围介质的冲击来分碎能力。
    2、爆力
    爆力常指炸药的静作用,爆力是指炸药爆轰后对周围介质做功的能力。
   
    第四节 爆破破岩机理
    一、爆破破岩机理
    关于岩石等脆性介质爆破破坏机理,有许多学说,按基本观点有三种理论:即爆生气体膨胀压力破坏理论,反射拉应力波破坏理论和反射拉应力波及爆生气体压力共同作用理论。
    1、爆生气体膨胀压力破坏理论
    该理论认为:炸药爆炸所引起的岩石破坏,主要是由于爆生气体压力做功所致。
    炸药爆炸时,爆生气体迅速膨胀,对周围介质施加极高的压力,在周围介质中所形成一个应力场,使介质质点发生径向位移。
    2、反射拉应力波破坏理论
    该理论认为,脆性介质的爆破破坏主要是由爆炸压应力波传播到自由面反射而变成拉应力波造成的,从所周知,脆性介质如岩石等,其抗拉强度远远小于其抗压强度,如果反射拉应力波形成的拉应力超过介质的抗拉强度,则发生从自由面向药包方向层层被拉断破坏现象,又称片落。
    该理论能解释爆破工程中常发生的自由面处的片裂,剥落等现象,但理论较多强调了爆破过程的动作用。
    3、反射拉应力波和爆生气体压力共同作用理论
    该理论认为,反射拉应力波和爆生气体压力都是引起介质破坏的重要原因,二者之间既密切相关又互有影响,它们分别在介质破坏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起着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炸药对周围介质的破坏首先是爆炸应力波的动作用,然后是爆生气体压力的静作用。该理论对周围介质爆破破坏的解释为广大研究者所接受。
    三、集中药包爆破机理
    1、最小抵抗线
    如果将一个集中药包埋入岩体内,岩石与空气相接触的表面叫自由面,药包中心到自由面的垂直距离叫最小抵抗线。
    2、爆破作用区
    当最小抵抗线很大时,自由面对爆破不产生影响。药包起爆后,药后附近的岩石受爆轰波和爆生气体流的冲击,在药包周围产生的破碎或压缩成一个空洞,这个区域称为粉碎区。该区的范围较小,由于岩石强烈粉碎,产生塑性或剪切破坏,消耗能量很大。为充分利用炸药爆炸性能,在实际爆破中应尽是控制或减少粉碎区的形成。
    在粉碎区的外面是裂隙区,在粉碎区开线后,冲击波衰减为压力波,其压力已低于岩石的抗压强度,不再产生压破坏,但仍可使粉碎区外的岩石产生径向压缩,引起岩石质点的径向位移和径向抗张,并由此衍生出切向拉应力。
    当抵抗线变小时,应力波传到自由面衰减程度还不大,在自由面处产生反射造成自由面的拉断破坏称片落区。
    3、爆破漏斗
    在最小抵抗线再小时,片落区和裂隙区连接起来形成连续性破坏,与此同时大量的爆生气体连续膨胀,将最小抵抗线方向的岩石表面鼓起,破碎,抛掷,最终形成倒锥形的凹坑称之为爆破漏斗。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