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网

创造条件 趁势而为——孙子谈安全监管之五

  来源:南粤安全文化网 
评论: 更新日期:2019年12月09日

这一天,安全生产黄埔大学堂又开课了。来自粤省各地的学员们鱼贯而入,赶紧走进教室占坐有利的位置。大家安顿好了书本文具,抬头看看讲坛的方向,只见前面的教学屏幕上,轮换投映着一张张奇形怪状的图案,学员们不禁议论纷纷。

走进教室的孙武先生见状,没在立即开讲,而是用手中的荧光教鞭指了指屏幕上图形,问大家:“你们有谁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

学员们的脑袋都摇得像拨浪鼓一样,异口同声地回答说:“不知道。”

孙武捋捋胡须,呵呵地笑了起来:“这就是诸葛亮有名的《八阵图》啊!”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也就是说,会打仗的人,总是首先创造自己不可被战胜的条件,并等待寻求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

“诸葛亮创制的《八阵图》吸收了井田和道家八卦的排列组合,兼容了天文地理,排出天、地、风、云、龙、虎、鸟、蛇为名的八大战阵,又演变出六十四小阵。再加上阵后另设骑兵二十四阵,游变往返,机动灵活。其实,这些阵法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创造克敌制胜的有利条件。”

“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也要善于创造有利条件,打胜事关安全节点的关键战役。”

夷陵之战:创造安全工作有利条件

若论主动创造有利条件,夺取战争的胜利,《三国演义》中三大战役之一的“夷陵之战”可以称得上是典范。正是在这场战争中,吴国的少年统帅陆逊,巧妙利用天时、地利,创造条件,步步紧逼,以少胜多,大败蜀汉的军队,最终为三国鼎立的大势奠定了基础。

公元221年7月,刘备亲率蜀汉军队数万人,对吴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先头部队,夺取峡口,占领秭归,在夷陵(今宜昌猇亭)与吴军对峙。吴军以陆逊为大都督,统率5万人抵御蜀军。

陆逊年少,却精于兵法,为避敌锐气,一连数月扼守要地,坚不出战,一直僵持到第二年的农历六月。蜀军将士逐渐斗志涣散松懈,失去了主动优势地位。月的江南,正值酷暑时节,暑气逼人,蜀军将士不胜其苦。刘备无可奈何,只好将水军舍舟转移到陆地上,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连营百里,屯兵休整,准备等待秋后再发动进攻。

等到蜀军士气沮丧,陆逊制定了火攻蜀军连营的战略反攻计划。当时江南正是炎夏季节,气候闷热,而蜀军的营寨都是由木栅所筑成,其周围又全是树林、茅草,一旦起火,就会烧成一片。决战开始后,陆逊即命令吴军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袭蜀军营寨,顺风放火。顿时间火势猛烈,蜀军大乱。吴军乘势发起反攻,攻破蜀军营寨四十余座。蜀军溃不成军,死伤大半。刘备乘夜依赖驿站人员焚烧溃兵所弃的装备堵塞山道,才摆脱追兵,逃入白帝城。从此,魏、蜀、吴三国进入了“三足鼎立”的时期。

?由于安全生产工作涉及面广,加之历史造成的种种复杂因素,形势严峻。我们要和当年夷陵大战中的吴国统帅陆逊一样,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创造出诸如“天时”(把战争拖到次年夏天)、“地利”(敌方连营百里)、“人和”(蜀汉军队厌战)等有利条件,利用相关政策、人力资源和经费保证等有利条件,攻克安全生产的重点和难题。

金山战鼓:安全监管要善于把握时机

孙武在屏幕上放映出一行字:“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有效地指挥战争,就要善于预计战争 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把握战斗的有利时机。大家都知道宋代的抗金战争中,有一个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就是抗金名将韩世忠和他的夫人梁红玉,金山擂战鼓,大战黄天荡的战斗。

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担任浙西制置使的韩世忠携夫人梁红玉奉命镇守京口,与前来侵犯的金兵在黄天荡形成对峙局面。当时,金兵前线统帅金兀术拥兵十万,战舰无数。而韩世忠他们只有八千疲兵,如果硬战,无疑是以卵击石。在认真观察和分析了黄天荡的地形地貌后,梁红玉心生一计,她决定利用黄天荡一带的有利地形和金兵长期对峙疲于兵事的有利时机,让丈夫韩世忠率领小部分宋兵乘舰艇进湖,引诱金兵深入苇荡;再命大队宋兵埋伏起来,并采取以鼓为命,以灯为引,用火箭焚烧敌船的作战计划,由梁红玉坐阵金山统一指挥。

不可一世的金兵果然中计,被韩世忠引入了黄天荡。梁红玉看准敌人“轻率追击”、“疑惑迟滞”和“惧怕退兵”三个有利战机,冒着箭雨亲自擂响三通战鼓。只见埋伏的宋军万箭齐发,顿时火光冲天,金兵纷纷落水,死伤无数。梁红玉又以灯光为引导,指挥宋军乘胜追击,把金兵打得落花流水。“梁红玉擂鼓战金山”成为传颂青史的佳话。

欲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也要预计安全生产可能的各种情形,善于把握各种有利时机,有效地推动安全监管工作。就像打仗一样,“先胜而后求战”提前作好出可能出现各种情况的设想,并作出应对的各种预案,才能在最有利的时机,给敌人以致命一击。千万不能“先战而后求胜”,打起来再说。如果这样,安全生产工作就会陷于处处被动,甚至被事故牵着鼻子走。

镇南关大捷:安全工作需要血战的勇气

《孙子兵法·军形篇》说:“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胜利的一方打仗,应该像积水从千仞高的山涧奔泻而下,形成勇不可挡的气势。十九世纪末,朝清军队取得镇南关大捷就是这种勇气的表现。

1885年初,法国军队军占领越南的谅山后,欲乘势侵占中国广西的门户镇南关。清政府为了安定边疆,决定起用了退职老将冯子材帮办广西关外军务。冯子材虽年近七旬,但雄心未减。3月21日,冯子材率王孝祺部出关夜袭法军占据的文渊,击毁敌炮台两座、毙伤法军多人。

清军的主动进击,打乱了法军的作战部署,法军指挥官尼格里决定不等援军到齐即发起进攻。23日上午,法军在炮火掩护,分两路进犯关前隘,攻占了东岭三座堡垒,并猛攻长墙。在这危急关头,冯子材大声疾呼:“法人再入关,有何面目见粤民?何以生为?”清军奋勇抗击。

次日上午,尼格里指挥法军在炮火掩护下,分三路再次发起攻击。法军接近长墙时,冯子材持刀大呼,率领两个儿子跃出墙垒,冲向法军。全军感奋,一齐出击,与敌人进行白刃格斗。战至中午,终将中路法军击退。与此同时,清军各部在东岭等地与法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入夜,冯子材根据战争形势的变化,进一步调整部署,决定给敌人致命一击。他命令由苏元春部协守长墙,王孝祺部夺西岭,陈嘉部守东岭,并另调清军抄袭法军左翼。法军三面被围,当场死伤近300人,后援断绝,弹药将尽,被迫败退。冯子材抓紧有利战机,率部乘胜追击,于26日攻克文渊,29日攻克谅山,共击毙法军1千多人,重伤法军指挥官尼格里。随后,冯子材率大军又将法军残部逐至郎甲以南,取得了镇南关大捷。

安全生产的目的是保障人身安全,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在生产的过程中,一定会在若干重点部位存在若干重点隐患,特别是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等种种新形态出现和应用,新的不安全因素也会多层次、多方位伴生。我们一定要以血战到底的勇气,抓住重点,持续作战,乘胜追击,夺取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性胜利。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